重耳醒来,知道是老介的大腿肉时,大受感动——有朝一日发了迹,一定会好好报答老介。
十九年逃亡生涯结束,小姬重耳变成了晋文公。介之推却认为忠君行为发自内心,没什么大不了,面对封赏,不以为荣,反以为耻辱,带着老母亲跑到深山里——坚决不接受封赏。
晋文公也上来了驴脾气,放把火烧山——看你老小子出不出来。结果介之推是真有钢儿,抱着大树,和老娘一起烧死,也不出来接受封赏。
晋文公本想上演一出“君贤臣惠,惺惺相惜”的好戏,没想到老介忠君爱国,宁死不屈。悔恨之余,就把这一天禁止烟火、吃寒食来纪念介之推的气节。
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就差一两天,便合为一个节日——清明节。也有人说,清明节是纪念介之推的清清明明。
二、风俗及意义
寒食节的风俗很多,是最热闹的节日,没有之一。去野外踏青、种树、采野菜,赏花、斗鸡、团建,拔河、放风筝、踢足球、荡秋千,不仅锻炼了身体,舒活了气血,也调节了神经,心情舒畅。还有压轴节目——吃寒食,两千多年来,发展了很多特色美食,完全可以敞开肚皮尽情吃喝——心情和肚皮一样鼓舞。
女子伤春,长期待在绣楼里,闷都要闷死了,寒食节期间出来散散心,赏春踏青,借团建、赛诗的机会勾搭勾搭帅小伙,能够防止抑郁,说不定还顺带成就一番佳话——在古代,青年男女见面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
男子春季肝火过旺,容易暴怒,而缅怀先人,起到了悲克怒,对肝气的调理是相当有好处的。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缅怀先人,激励后人的节日。
猫冬过后,到野外跑跑,做做游戏,消耗下一冬天攒下的肥膘儿,吃点野菜清理下肠胃,身体机能得到恢复,能有效缓解春困,人的精神头也会好上许多。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