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需要捂头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规律而生发,阳气是向上的,所以如果还捂着厚厚的帽子,就会影响到阳气生发。只是摘帽子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适应外界的气候。如果您现在还戴着厚厚的帽子,先换个薄一点的,别一下子摘掉,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三、手足有别
在手腕腕横纹附近有神门穴,本穴因有底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这是心经的原穴,心主血脉,气血运行畅通,利于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手腕不能让它受凉,一定要注意保暖。
四、保护好中流砥柱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人就会怕冷、尿频、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容易困倦疲乏,所以不要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里露着腰,以免着凉。
五、正气存丹田
肚脐上有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六、15℃临界点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七、8℃温差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八、两周的功夫
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这是因为没捂到位。
研究发现,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