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到恶化胃癌,需要经历四个步骤,分别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这个过程中,有1%的人群可能恶化为癌。
1%,可能听着不足为惧,但在看过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数据后,相信大家会改变看法。
上述研究的研究人员,在中国数十个地区,对年龄介于30岁-79岁区间内的成年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随访。
结果发现我国范围内,非贲门胃癌患者与贲门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4.4%和92.2%。这也意味着,超8成非贲门胃癌患者和超6成贲门胃癌患者,其致癌都可归因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在对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后,研究人员还发现,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相比,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其罹患非贲门胃癌与贲门胃癌的风险分别提升了5.94倍和3.06倍。
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胃癌风险可能提升”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甚至早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明确将幽门螺杆菌列入一类致癌物中。
二、幽门螺杆菌,正逼近我国近半民众
虽然感染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罹患胃癌的高危因素,但我国仍有大部分人不认识它的危害性,甚至有些人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还不自知。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已经达到了44.2%,约有近5.89亿人中招,其中,西北地区的感染率最高,阳性检测率达51.8%,华东、西南次之,感染率分别为47.7%和46.6%。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