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懒吗
拖延症与懒不一样,虽然两种群体都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但二者发生的原因有很大区别。拖延症表现出推迟行为,是由于追求完美、焦虑、缺乏自信等行为-心理失调造成;懒是因为懈怠、好逸恶劳、缺乏行动的欲望等原动力方面的问题导致,而非心理层面原因,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一、拖延症
习惯性地推迟去做某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在心理上经历着强烈的煎熬折磨。属于一种心理行为失调症,患者会有内疚、自责、不安、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等情绪出现:
1、追求完美:患者想要把每件事做到最好,但由于目标太高,执行力较差,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害怕无法完成任务,所以选择拖延;
2、焦虑:患者在面对任务时情绪变化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冷静下来,随着任务期限的接近,焦虑的状况越明显,拖延的症状也越严重;
3、缺乏自信:患者自我评价低,想要证明但是又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就出现想做却又想拖延的心理。
二、懒
主要是因为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动力,是一种享受安逸的自我保护行为,不会产生自责和不安等消极情绪,这种行为可以受自己控制:
1、依耐性强:习惯于依耐他人,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
2、上进心不足:太过容易满足,对自己的要求太低,敷衍的态度太明显;
3、家庭原因:父母、长辈太过溺爱,没有养成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怎么改善懒和拖延症
治疗拖延症和懒一般需要进行自我调节、改变认知、自我鼓励等。
1、自我调节:拖延症和懒主要是跟个人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想要治疗此种症状,一般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比如接纳自身不完美部分、适当降低个人要求,将任务分为轻重缓急,合理高效完成。
2、改变认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变个人认知,摒弃不正确的思想,适当控制个人情绪,避免变得安逸浮躁。
3、自我鼓励:平时需要进行自我鼓励,多给自己增加自信心,打断消极情绪,远离有消极情绪的人和事,不断进行自我减压,比如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进行饮食调理,能够帮助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