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斯坦因
第一个付出行动,当时最先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已经看守在了这里,当斯坦因说愿意付出一些钱财,来一睹经文的风采时,道士王圆箓第一时间就警惕地拒绝了。
随后斯坦因又编造了一个完美的谎言,他告诉王圆箓自己是一个只想要
传扬佛法的忠实信徒
,为此专门从印度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王圆箓被他“真诚的话”打动,最终斯坦因只用了四锭马蹄银就换了装满
24个
箱子的经文和
5大箱
的绢画刺绣,和切割走的敦煌壁画。
这些敦煌文物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甚至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斯坦因密室来用于这些文物的研究,斯坦因在当时被捧成一个
保护文物免于战火
的英雄,而最初发现敦煌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禄则在众人的唾骂中遗憾离世。
辽三彩罗汉
我们所熟悉的听过最多的可能是唐三彩,但还有一种同样精美、色彩艳丽的辽三彩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更为珍贵,在大英博物馆中的
33号
中国展厅里,有一尊以真人比例打造的
辽三彩罗汉
格外引人注目。
唐三彩是以黄、白、绿三种颜色为基础釉色,在唐朝比较盛行的,所以被称为唐三彩。而辽三彩出现的时期要稍晚一些,不仅完美继承了唐三彩的优点,还在原来的基础上
工艺更加成熟
。
世界上唯一一组来自
河北易县
的
16尊
辽三彩大罗汉,也只剩下
11尊
了,其中五尊大罗汉因为文物的挖掘和运输已经损毁,这些还保存着的大罗汉也并不在中国,而是分散在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其中大英博物馆里就收藏了一尊。
这些辽三彩大罗汉为何会出现在易县的一个小山洞中,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有人认为是历史上多次的灭佛运动,也有人认为是为了躲避战乱,不管是哪种原因,都是为了免于这些珍贵的佛像受到损坏,而选择将它们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