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葬是哪里的风俗
水葬是一些国家、地区、民族都有的殡葬习俗,不专属于某一民族。在中国水葬主要是以藏族为主。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
传统水葬一般采用三种形式:漂尸式、投水式和撒灰式。
水葬骨灰对后代有什么影响
水葬对后代没有影响。
水葬是一种古老的殡葬方式,主要是将死者的骨灰撒入江河大海等自然水域,使其回归自然的过程。海葬和树葬等其他殡葬方式一样,都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不会对后代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1.节省葬礼开支:通过骨灰海撒的方式安葬逝者,家属不用另外掏钱购买墓地,也就是说省去了购买墓地的费用。相应的墓地后期的管理费、土地使用费等也不用再续交了。
2.不方便扫墓:通过海葬方式安葬的逝者,等周年日、清明节、十月一等重要的祭祀节日里不方便家属祭扫。北京市居民祭扫海葬的亲人,通常在长青园骨灰林举行集体公祭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当然家属也可以通过在河边(有水源的地方均可)放河灯等方式缅怀逝者。
3.改变了传统观念:海葬是绿色生态葬的一种,海葬不但节省了家属的葬礼开支,还有利于子女转变传统葬礼的观念,是解放思想、文明进步的一次重大飞跃。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