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林还耕是怎么回事
为适应新时代下农业生产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再次对相关土地问题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强调了“退林还耕”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了粮食在耕地利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什么是“退林还耕”呢?
“退林还耕”是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
符合以下标准的耕地,就是永久基本农田:
1.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2.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3.蔬菜生产基地;
4.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5.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其他耕地。
“退林还耕”主要针对以下几种耕地占用情况:
1、占用耕地用于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的。
2、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的,包括在铁路、国道、省道(含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两侧用地范围以外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
3、占用耕地开设苗圃的。
退林还耕2023年补偿标准
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现金补助1200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种苗造林费300元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91号),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2014年开始实施的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现金补助期满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延长补助期限,继续给予适当补助。
退林还耕是全国性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土严重流失的情况。我国颁布了退林还耕的相关政策。先是规定了退林还耕的补偿费。补偿费一般是按被征土地的原用途和被征家庭的人口数量来补偿。土地补偿费不低于被征土地平均年产值的6倍,而安置补助费是按被征家庭人口数量来算的。